中国·伟德BETVLCTOR1946(源于英国)官网-Global Leader

行业新闻

COMPANY NEWS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长春市热力集团智慧供热系统--伟德betvlctor1946示范案例!

时间:2020-11-16 11:27:59 作者:admin 浏览:

冬季供暖工作关乎民生,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是冬季最重要的民心工程之一。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做好冬季供热采暖既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也是北方采暖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结合这一时事热点,《中国建设报》对北京、长春、太原、承德四个城市进行“保暖保供”专版、专题报道,从供热安全、供热质量、节能减排、城市热网的建设管理以及供热技术升级等方面展开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特别关注】中国建设报专题报道各地智慧供热发展新态势(图1)

北京
BEI JING


科技创新引领智能供热

精细服务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以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供热采暖手段也在不断迭代更新。近年来,在供热安全、供热质量、节能减排能力逐年提高的基础上,北京市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工作精细化程度,探索舒适的采暖用热体验,实现智慧供热的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实现“按需控温”精细化供热

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供热行业而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因此,必须着眼于整个系统,采用系统思维模式,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现实和发展问题。信息技术革命正以传统产业难以比拟的增量效应、乘数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不断向其他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渗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与供热行业的融合将供热系统各环节结合起来,打造真正节能舒适、高效安全的供热体系。


今年,北京市将试点推行人工智能热网控制系统。据悉,该系统今冬将在北京市三个大型社区和三个大型区域锅炉房试点推广,覆盖供热面积40余万平方米,惠及用户4000余户。


人工智能热网控制系统主要对二次供水管网热量进行调控,通过在居民户内加装室温采集器,自动收集室温数据,再根据当前户外天气情况等因素,通过精准测算,得出各楼宇所需的供水温度,自动下达指令,调节每个单元楼口处供热管网的阀门压力、流量,使之达到各区域热量分配平衡,精准调控室温。


近年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体系逐步趋于完善。2019年,北京市“接诉即办”首次与供热投诉挂钩,北京市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接诉即办”的处置效率。供热期间,暖气供热不稳、室温冷热不均等问题一直存在,人工智能热网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按用户需求精准控温,满足更大面积供热需求。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就可以下达指令,实现热力站无人化值守,确保各区域热量分配平衡,实现用户家中室温精准按需调节,这将有效降低居民投诉率,为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机制、主动服务、未诉先办的供热要求提供重要支撑。


新储能技术助力 打赢蓝天保卫战

当前,高效、清洁、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相应地,在解决弃风电、谷电消纳以及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中,储能产业在市场中获得了发展的重要契机,各类储能技术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2018年,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在“十三五”规划目标(56微克/立方米左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PM2.5浓度明显降低。要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比2015年减少30%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北京市供热行业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供热改进,推动了一大批绿色节能储能供热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应用,构建了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北京地区“煤改电”超过百万户,早在2016年年底,北京市城六区就已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新兴的熔盐储能技术率先应用于朝阳区花家地社区生活热水保障中,该技术不但可以替代燃煤或燃气锅炉,改变城市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作为应急热源,保障临时停热用户的生活热水需求,同时也可将多余的蒸汽进行蓄热和放热,调节蒸汽运行的不平衡。


此外,北京热力集团积极推动相变储能供热、水储能供热、氢能供热等技术的应用研究,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以及示范项目的落地。相变储能供热技术利用低谷电开启电锅炉产生热量并储存于相变材料中,非谷电期间关闭电锅炉可实现全天供热。水储能供热技术通过晚间谷电将空调系统的能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冬季蓄热、夏季蓄冷,多时段可调式储能释能等多种工况,满足不同行业多时段供暖、供冷需求。氢能供热技术采用氢能供热系统,对现有供热设备进行改造,以氢替代煤和石油,消除了部分燃油燃气锅炉房的供热隐患,同时随着制氢成本和氢锅炉、燃料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的提升,氢能将在整个供热、储能、运输和工业工程等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长春
CHANG CHUN


稳民生 促发展
智慧热网增强居民幸福感


目前,吉林省长春市正值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稳民生、促发展至关重要,而供热作为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传统方式的城市热网建设和管理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城市热网的建设和管理需要结合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建设智慧热网,提高供热质量,增强热用户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多网联动 提高用户满意度

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北斗定位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供热行业已经迎来智慧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长春市热力集团重点打造了智慧供热及多热源联网工程,不断提升供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有效保障热管网末端用户的用热需求,长春市实现了五大电厂与市内主要调峰锅炉房的供热主管网互联互通。多热源联网工程完工以后,市区内的五大电厂和十一座区域锅炉房联成一张大网,互为安全保障,提高了电厂热源补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针对多热源联网互备互补、大型复杂管网输配平衡调节、供热安全保障、节能降耗等需求,长春市建设了现代化综合性管控平台。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全网优化调控,实现了生产、服务管理方面质的飞跃。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智慧供热理念,完全取代旧有的粗放式、低效率的现场人工调节理念,保障供热运行精准高效,真正实现“智慧供热”,达到安全、高效的目标。智慧供热系统还可以自动反馈生产运行大数据,精准预测未来时段所需参数,形成生产分析报告,给网上各热源分配供给量及运行参数提供指导值,并实现在复杂工况下热源切换的无缝对接,大大降低热源切换给热用户带来的影响。


供热运行期间,长春市热力集团调度中心时时监视各热源电厂、锅炉房、热网支线、换热站及室温的运行参数,及时对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管控。相关工作人员还可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生产运行状况,实时了解用户缴费信息、测温点情况、故障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达到实时监测、快速调整的目的。随着智慧热网系统的深度应用,智能调节的高效性也得以体现。供热初调节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不到1天,运行中的局部调整由原来的48小时缩短到2~4小时,有效提升了百姓在“互联网+”供热模式下的服务体验,用户满意率逐步攀升。


智能改造 提升服务水平

智慧热网供热系统热源负荷大数据预测模型建立后,为制定多热源联网调峰方案提供了坚实依据。通过分步启动调峰热源的具体运行策略以及指导各调峰热源运行负荷的方式,保证热网供热安全与稳定的同时提高了供热能力。


作为服务民生的行业,智慧热网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长春市供热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快速响应、快速处理、业务全流程监管,提升了服务口碑,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


从整体来看,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供热生产运行调节后,对全部热力站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化值守,同时换热站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均满足稳定运行,实现了均衡输送、精确调节、由达标型供热向舒适性供热转变的目标。通过全网关键节点的各类传感器,全程监控供热管网的运行情况,精细调节,并及时发现管网漏损情况,进一步降低由于管网的跑冒滴漏造成的成本损失。


2019年供热季,长春市多家供热企业依托“智慧热网”管理系统进行热网调控,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供热运行大数据,实现由经验供热向数据供热的转变,通过一张张“智慧热网”,让居民享受到更贴心的温暖。智慧供热系统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也为供热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解决方案及示范案例。


“新基建”的快速推进,将进一步为供热智能化升级改造提供有力支撑,供热智能化升级改造将成为供热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供热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供热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方向,智慧供热将成为供热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承德
CHENG DE


需求引领,打造新时代智慧供热系统


供热作为城镇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保障,既是系统工程,又是关乎民生福祉、环保节能的社会问题。供热行业肩负着能源革命及清洁取暖的双重使命,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需求的驱动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供热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供热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应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绿色、智能为方向,全力打造新时代智慧供热系统,助力供热事业再上新台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按需用热,热量计费

自2003年国家八部委下发《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承德市积极探索供热计量改革试点工作。自2007年起,市区新建建筑全部采用供热计量收费模式,供热计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社会认可,累计为用户退费2.2亿元,真正实现了惠民、利民。


经过多年的探索,河北省承德市在政策制定、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供热计量改革模式。供热计量“按需用热、热量计费”的方式,也倒逼了供热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在能耗管理、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自我提升。供热计量的实施,还带来了传统的“计划供热”向“按需供热”的转变,推动了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人工调节”向“自动化调节”的转变。


“自主调节、按需用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是新一代供热系统的必备特点,也是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为满足广大热用户对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的需求,通过逐步开创自主按需用热的新模式,承德热力集团公司在2018年春季开始首创推行“弹性供热”。“弹性供热”是以完备的供热计量系统和用户端温控系统为支撑,提供“供热时间弹性化、用热方式个性化”服务的全新供热模式。在正常供暖期外延长供热时间,用户可根据自身供热需求自主调节室内温控装置,实现“主动调节、按需用热、计量收费”。目前承德市已有约40%的用户体验到了弹性供热带来的温暖、便捷、个性化体验。承德市也先后被列为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世界银行供热改革和建筑节能示范城市。


技术升级,智慧赋能

每次小的技术升级都会带来大的产业改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背景下,供热行业也必然迎来新的变革。


为适应供热模式的逐步改变,承德市在未来五年内将充分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系统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多层面的数字化升级至关重要。因此,建设智慧供热系统,实现对供热设施动态化、数字化管理,打造用户远程自主调节的智能温控系统和客服系统,进一步提升用户用热体验,提高供热服务水平将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智慧供热系统建设,必将带来传统供热系统的全新革命。承德市通过广泛推行供热计量,开创“量贩式”的计量收费模式,收集了海量的用户用热数据,这为新一代智慧供热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系统将在满足热用户在用热“时间、空间、质量”上自主调节、个性化用热的同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热能损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最终达到热源、热网、热用户全系统节能、降耗、减排,为热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清洁、舒适的用热服务。


供热作为传统行业,未来应顺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根据“新基建”“新城建”的相关政策要求,以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的总体设计框架为依托,以“智慧供热”系统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推进智慧供热系统赋能供热行业。



太原
TAI YUAN


守护碧水蓝天 建设温暖城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冬季保暖保供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采暖需求,也要把握供热期的空气污染防治问题。


作为典型的北方城市,山西省太原市每年的冬季供热期要从11月延续到来年3月。一年5个月的供热期使得保障市民温暖过冬成为太原市的民生工程。保障市民温暖过冬,保护太原碧水蓝天,是太原市冬季供热工作的两个主要着力点。


严把环保关口,既让群众温暖如春,又让全市蓝天白云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太原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型工业的分布结构使得环境保护成为其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加快建设和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已成为太原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7年,《太原市城乡管理“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发布,明确“构建一网多源的总体供热格局”。近年来,太原市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以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以热电联产及工业余热为主,燃气调峰为辅,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模式。今年该公司已完成集中供热扩网600万平方米,今冬集中供热总面积将达到1.62亿平方米。


集中供热通过整合能源资源,实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据统计,采用集中供热,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80%。集中供热减少了能源运往多个热源时的损耗,利用率大大提高。此外,集中供热还改善了多热源多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在一个城市范围内,集中供热只需选取一个或几个热源就可以保障城市供热需求,因此,在热源选址时可以选择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较小的区域,改变多热源多污染格局,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把城内的老旧热源搬出去,在远郊建立洁净热源,是太原市供热工作为适应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供热面积持续增长、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而采取的新举措。今年5月,山西省发布《山西省2020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明确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晋中、吕梁、运城等城市需要完成137.2598万户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以煤改电等方式实现散煤替代,同时提升煤改电的补贴力度。6月,太原市公布《太原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继续进行冬季散煤替代,完成22.7万户的清洁取暖改造,全市农村清洁供暖改造覆盖率力争达到85%。


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随着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供热服务平台建设,运用现代化手段提升供热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太原市供热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从不同类型热源协同调度、能源高效输配角度,还是从安全运行调控和高效管理等角度考虑,构建由信息化和自动化体系构成的综合智慧型平台,以实现对当前太原市超大型复杂热网的有效管理都是必要的。


通过智慧供热平台可以实现从供热前的注水、冷运到后期的远程监测、供热运行调节等全过程协同调控。以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智慧供热平台,实现了对1747座热力站、热网管线、井室、阀门等设施设备信息的综合管理,对注水情况进行了全网监测,集成运行数据,统筹开展注水和消缺工作,并对热网运行中的水力工况、管网切换等工作进行了总体调度指挥。


10月20日,太原市供热管网开始注水调试,全市热网升温运行,暖流进入用户家中。通过智慧供热平台热力管网水力平衡在线分析系统,在热网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进行计算分析,采用泵阀联控措施,随时调整管网运行状态,达到高效稳定运行目的,满足了日常大量计算分析需求,同时实现调控升级。


针对运行中突发的供热故障等情况,智慧平台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通过运行诊断、热网寻优、爆管解列分析、报表管理等一系列辅助性信息支撑,分析故障影响范围,确定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故障处理,为供热故障处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由研发向大范围应用的转变阶段。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任务,为我国人工智能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供热行业自2015年开始,受到人工智能浪潮的影响,传统供热模式开始向“智慧供热”方向迈进。当前,太原市结合“多源一网”和全市超大热网的供热运行特点,深化智慧供热平台的开发利用,整合热用户及二次网地理信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气象变化情况实现建筑供热负荷精准分析、构建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等,打造从热源直至热用户的全数据信息系统,实现热用户、热网和热源的联动控制,充分发挥供热调度、节能降耗作用,实现热网系统安全、稳定、节能运行。

文章转自: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公众号

专题报道稿源:中国建设报